近日,聚米科技TOC關鍵鏈項目管理軟件簽約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萬米載人深潛支持保障母船建造項目。
萬米載人深潛項目是建黨百年獻禮工程。作為國家海洋戰略上的重要一環,載人潛水器可用于深海探索、水下考古、救援打撈、生物研究等多個領域。

2012年,中國自行研制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下潛至7062米深度并開展作業,標志著中國具備了載人到達全球99%海底的作業能力。但中國若要在深潛方面繼續保持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一個無可爭議的海洋高技術強國,必須盡快研制成功萬米級全海深載人潛水器。
根據協議,聚米科技將為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交付一套基于TOC理論的關鍵鏈項目管理軟件。

關鍵鏈項目管理是一種基于約束理論(Theory of Constraints)的項目管理方法。是一種全新的、革命性的思維方式,可以有效地縮短工期,提高項目滿足進度與預算約束的能力。CCPM的應用被認為比1910年至1950年代開發的傳統方法(即CPM,PERT,甘特等)更快和/或更便宜地實現10%至50%的項目。
CCPM方法是約束理論(TOC)在項目管理領域的具體應用。它首先根據項目活動(工序)的技術約束做出項目的網絡圖,然后考慮項目活動所受到的資源(如勞動力、施工機械等)約束,對網絡圖進行必要的調整,得到項目的初始進度(Initial Schedule)計劃,初始進度計劃中持續時間最長的線路即為項目的關鍵鏈(Critical Chain),最后將所有項目活動(工序)的持續時間減半,按照某種特定的計算方法,將節省的時間以緩沖區的形式加入到進度計劃當中。

TOC關鍵鏈項目管理國外非常受重視。在以色列政府明文規定,想承接國防研發合約或訂單的企業,必須受過關鍵鏈的正式培訓,否則沒有資格競逐。在日本,政府對推行使用TOC關鍵鏈項目管理的企業給與退稅補貼。
相比傳統的項目管理,TOC關鍵鏈項目管理強調:
1.強調全局整體最優;
2.基于TOC約束理論、尋找系統瓶頸;
3.從以資源為中心,轉變為以流動性為中心;
4.提高流動性是運營管理的主要目標,而不是資源利用效率;
5.不但考慮了作業步驟的前后順序關系,也考慮了資源沖突;
6.聚焦安全時間的浪費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英文名:Institute of Deep-sea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縮寫:IDSSE,CAS),位于中國海南省三亞市鹿回頭半島,是中國科學院2011年啟動籌建,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亞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科學院三方聯合共建,直屬中國科學院的科研事業單位。2017年8月,中科院依托深海所,籌建中科院深海技術創新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的定位:

1、利用地域位置,避開傳統領域的競爭,形成專業特色,營造文化優勢,進入國際前沿,在我國最為臨近深海的省份建立完備的國立深海研發基地,成為國家深海研發試驗的共享開放平臺,填補我國深海戰略上的地域空白。
2、突破大深度海洋研究的禁區,突破海洋科學與工程之間,深海科學、深海工程技術研發與海上作業試驗之間長期以來相互割裂的障礙,以深海、科學與工程技術的結合、共享與開發平臺為基點,構筑科學研究-工程技術-深海作業融合性體系,強化中科院在我國深海事業中的戰略性地位。
3、通過牽頭組織重大項目,挖掘和促進我院目前非涉海科研團隊在海洋科學和工程方面的研發資源和潛力,形成科學院綜合優勢,增強我院在國家深海戰略中的集團性力量,引領我國深海科學、深海技術、資源開發利用和產業化發展。
上海聚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聚米科技成立于2011年,一直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卓越的工程項目管理軟件和企業數字化技術服務;努力將計算機技術融入到項目管理實踐中,提高項目管理效率、質量和安全。公司在工程項目管理軟件領域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團隊核心成員超過20年行業經驗,70余名專業人員及合作伙伴,為建設單位、工程承包商提供卓越的項目管理IT環境和技術服務,助力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
我們在核心產品研發、大數據應用方面,我們堅持圍繞客戶需求不斷創新,引進人才和加大研發投入,為客戶創造一個“看得見、管得住、留得下”的數字化運營平臺;目前,已服務客戶超過100+,服務項目超過2000+,我們的產品廣泛應用于工程建設領域,賦能建設人員,為客戶創造價值,廣受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