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石化聯合會煤化工專委會成立
2012年6月29日,中國首個煤化工產業專業組織機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煤化工專業委員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宣布成立。包括有關政府部門領導、行業專家及成員單位代表在內共計340多位代表出席了成立大會。大會還舉行了隆重的煤化工專委會揭牌儀式。煤化工專委會是經國資委批準、民政部登記成立的首個全國性行業組織,煤化工專委會由煤化工行業的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自愿聯合組成,目前擁有成員單位150多家。

2.發改委確定15個煤化工示范候選項目
2012年9月,煤化工專委會發布的“2012年上半年煤化工行業簡要回顧與展望”報告中透露,國家發改委在“十二五”
期間確定的15個煤化工示范候選項目將根據項目完成情況陸續批準。
15個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候選分別是:新疆伊犁55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煤化電熱一體化2個項目;新疆準東煤化電熱一體化項目、煤炭分質綜合利用示范2個項目;內蒙古鄂爾多斯300萬噸二甲醚(產品調整或轉烯烴)、內蒙古西部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項目(煤制天然氣、油品、焦油、烯烴及聯產電力等產品)、內蒙古興安盟煤化電熱一體化項目(煤制天然氣為主產品)等3個項目;陜西榆林100萬噸煤間接液化項目、陜西煤化電熱一體化項目(煤制烯烴為主產品);山西高灰、中高硫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項目;寧夏寧東400萬噸煤間接液化項目;安徽煤化電熱一體化項目;云南褐煤綜合利用項目;貴州煤化電熱一體化項目;河南煤化電熱一體化項目。
3.煤炭市場價格遇十年最大降幅
2012年7月18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對2012年上半年煤炭經濟運行情況進行通報。通報說,進入2012年5月份,煤炭需求回落、價格下降,產量繼續增長,全社會存煤快速增加,市場供大于求趨勢明顯,企業貨款回收困難、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和中國煤炭運銷協會聯合對外發布的月度全國煤炭市場景氣指數2012年6月份數據,從2011年8月份開始,煤炭市場呈現波動下行趨勢,當月指數為-42.4,環比5月份下降6.8個基點,反映煤炭市場下滑趨勢明顯。
2012年7月13日中國煤炭價格指數為183.5點,比5月末下降7.9個點,比去年同期下降12.9個點。7月16日秦皇島港5500大卡市場煤價為635元/噸,比上年末下降225元/噸;重點合同電煤與市場煤差價縮小到10~30元/噸;冶金煤價格下調幅度在50~150元/噸。
4.2012年中國國際煤化工展覽會暨發展論壇召開
2012年12月6~7日,兩年一次的“2012中國國際煤化工展覽會暨中國國際煤化工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
此次論壇圍繞煤化工“十二五”規劃和科學布局、煤化工企業的發展戰略、煤化工的科技創新之路、煤化工的經濟性及
節能減排等4個內容展開。本次論壇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主辦,煤化工專業委員會、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潔汽車專業委員會協辦,并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國家權威機構、煤化工企事業單位等方面大力支持。論壇同期在北京展覽館舉辦了2012中國國際煤化工展覽會。
5.我國取消煤電價格干預
國家發改委2012年12月21日向包括五大電力集團、中國神華、中煤能源在內的煤電企業下發通知,決定從2013年1月1日起解除對電煤的臨時價格干預措施,電煤由供需雙方自主協商定價。發改委稱,各省級價格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煤炭價格監測工作,特別是電煤價格監測,建立電煤價格監測、預警制度。
6.首臺水煤漿水冷壁氣化爐通過鑒定
2012年9月3日,由清華大學、北京盈德清大科技公司和山西陽煤豐喜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開發的水煤漿水冷壁清華爐氣化技術,通過了中國石化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專家鑒定。
鑒定委員會認為:該技術通過熱能工程和化工的跨學科結合,建成了世界首臺商業規模(日處理600噸煤)水煤漿水冷壁氣化爐。該新型氣化爐在相同煤種、相同操作條件下,比氧耗、比煤耗、有效氣成分和冷煤氣效率與同類耐火磚氣化爐相當,氣化裝置累計運行279天。經72小時連續運行考核表明:裝置運行平穩,自動化水平高,安全可靠,操控性能良好;投資和運行費用較低,煤種適應性較好;裝置全部采用我國自主技術和國產設備,國產化率達到100%;考核數據達到了設計指標,其中合成氣有效成分達到78.46%,碳轉化率達到97.6%。建議加快技術大型化開發及推廣應用。
7.首個煤間接液化示范項目達產
截至2012年12月31日,我國首個采用煤間接液化制油自主技術的16萬噸/年煤制油項目已實現滿負荷運行,全年累計生產煤制油品和化工產品17.16萬噸,每生產1噸油耗煤3.64噸、耗電820千瓦時,各項指標均達到或低于設計消耗指標。
該項目也成為我國“十一五”煤化工示范項目中首個達產的項目。
8.首條煤直接制油項目能源利用率達57.42%
2012年10月8日,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公布了全球首條百萬噸級煤直接制油工業化生產線的試產情況:綜合測算項目能源利用率已達到57.42%,即將達到59.82%的設計指標。在近年來原油價格高、國內煉油廠紛紛巨額虧損的情況下,該條百萬噸級煤直接制油示范生產線實現盈利。
9.中石化集團投資2000億加速布局煤化工
2012年3月10日,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人士表示,未來4年,中石化已選擇了內蒙古的鄂爾多斯、新疆的準東、貴州的織金、河南的鶴壁、安徽的淮南5個地區作為煤化工基地的戰略布局點。若規劃中的煤化工項目全面鋪開,中石化集團在煤化工上的投資額保守估計將超過2000億元。此后,中石化集團3月16日稱,力爭“十二五”期間在河南投資1200億元以上,將加快在豫既定項目建設,并圍繞石化、煤化工、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采等再謀劃確定一批新的建設項目。
10.全國首個煤分質綜合利用項目動工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煤炭建設公司2012年9月7日披露,全國首個煤分質綜合利用項目——陜煤化集團內蒙古建豐煤化工有限公司大型煤熱解-煤焦油加氫-焦粉氣化聯產化工產品項目,已經完成基礎設計,正抓緊土建施工。
該項目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總投資96.7億元,包括年產380萬噸煤熱解、25萬噸液化天然氣、50萬噸煤焦油加氫、16億立方米煤制合成氣、20萬噸醋酸、1000萬噸煤礦等裝置,以及熱、電、水、氣等公用配套設施。預計于2014年上半年建成投產。